close

黑龍跟兒子玩~可愛的Max笑到眼睛快變成瞇瞇眼^_^

最近Max比較容易哭泣~我變的好緊張~覺得好像是我沒照顧好他...
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看完之後心情超好~現在我能聽聲辨識需求囉...

若家中有小寶寶~剛好也不知道他哭泣的原因~可以試試看這篇介紹的方法。

找到親子間專屬的安撫法,幫助孩子建立日後人際信任感,協助孩子適性發展。

「哭聲是嬰兒溝通的方式,不是媽媽的錯!」
剛出生的新生兒一天哭的時間平均累計起來約達 3 個小時,
特別在 6 週大時哭的時間進入高峰期。  (Max剛好最近就是6週呢)
到了 3 個月大時才漸漸趨緩,平均一天哭一個小時。
根據「哭泣曲線」顯示,寶寶出生後的2~3個禮拜,哭泣情況會開始增加,
於第6~8個禮拜達到高峰,然後在第12個禮拜之後會慢慢減少,一般而言,
1~3個月大的寶寶處於哭得最兇的階段,而且常常沒來由的突然哭泣
(即找不到哭泣原因),不管家長如何安撫可能都沒用。


一哭三不要!
1不要一哭就立刻餵奶。 2不要太快速變換妳的安撫方式。
3不要一哭就塞奶嘴給寶寶,他需要的其實是輕抱安撫而非奶嘴。
(在還沒看到這篇文章之前~我都做過上面這三件事情~哈哈哈~真是很搞笑的媽媽@@)
 五類哭聲,區辨寶寶需求
在澳洲一位音樂家母親 Priscilla Dunstan 曾花了 9 年的時間,研究了 7 個國家,
共計 1,000 名 0 ~ 3 個月小嬰兒的哭聲,歸納出不同種族、文化的小嬰兒都有下面
五大類共同的哭聲,作為爸媽們區辨寶寶哭泣原因的方法並提供安撫寶寶不讓他哭泣的小撇步。

1. ㄋㄚ、ㄋㄚ、ㄋㄚ… ->我餓了
哭聲:想像寶寶要吸奶「ㄋ」的口型,但是卻沒有奶可吸,而發出「ㄚ」的呼喚哭聲,串連起自然會發出「ㄋㄚ、ㄋㄚ、ㄋㄚ…」聲音,哭聲較具規律性。

不哭撇步:這是由於剛出生的寶寶都會有強烈的吸允反射 (,只要把奶嘴或手指放進他的口中,寶寶就會自顧自地吸了起來,這是他天生求生的本能反應,因此,當他哭泣中合併有吸允的動作時,發出彷彿:我想喝「奶」的哭聲,聽到這樣規律的哭聲時,也是在提醒媽媽:該餵奶了!
 2. ㄛ、ㄛ、ㄛ…->我想睡了   
哭聲:想像你想睡覺時,要打哈欠的動作,並保持這個口型而發出的哭聲,就是小嬰兒表達睡意而發出「ㄛ、ㄛ、ㄛ…」 ( 或介於ㄛ與ㄚ之間 ) 的哭聲,而且每個ㄛ的音都拉得很長,因為新生兒也會有哈欠反射。
不哭撇步:當寶寶愈累時,其實愈不容易入睡,因此,當寶寶發出托長ㄛ音的哭聲又合併揉眼睛和打哈欠的動作時,媽媽就應該趕緊安撫並協助寶寶入睡,免得寶寶愈躁動就愈不容易睡著了。
 3. ㄏㄟ、ㄏㄟ、ㄏㄟ…->我好不舒服 
 哭聲:當寶寶發出強弱不一的氣音,特別一開始是「ㄏ」的發語音強,而由虛弱的「ㄟ」音結尾,而且哭聲不規律時,可能是他正在以哭聲表達:我現在很不舒服的訊息。
 不哭撇步:這裡所指的不舒服不一定是寶寶生病了,姿勢不舒服、尿布濕了都可能是造成他不舒服的原因,媽媽可以檢視寶寶的需求,幫他調整一下姿勢,或者更換尿布。
 4. ㄟㄧ、ㄟㄧ、ㄟㄧ…->我肚子脹氣了   
 哭聲:當寶寶發出類似英文中 〝air、air、air 〞( 肚子裡有空氣 )的聲音時,又伴隨著身體弓起來,把腳彎向胸部曲著的姿勢,代表著他的肚子有脹氣。  
不哭撇步:試著讓寶寶趴在媽媽的大腿上,輕輕撫摸他的背部來舒緩他腹部的不適感,或者輕輕在寶寶的胃部( 肚臍上方、肋骨下方處 )作環狀按摩。 
5. ㄟㄟㄟ…->我想要打嗝  
 哭聲:連續發出「ㄟㄟㄟ」的短音,正代表著寶寶想要打嗝的訊息,類似台語中所說的「溢起酸」。       
 不哭撇步:媽媽可以將寶寶靠在胸前,撐住寶寶的頭來為他拍背。  

 以上這 5 種哭聲都是 3 個月大前不同文化、種族的小嬰兒最常發出的哭泣型態與呼喚訊息,會有這樣共同哭聲的情況,主要是和 3 個月大前的小嬰兒,很多的行為都是靠天生本能的反射。嬰兒會了解發出訊號時,能被大人滿足,就是信任人的第一步;相反地,如果飢餓、不舒服卻不被在乎,孩子日後可能會產生不哭泣的不信任反應,或是退縮的人格。


  
我看過「百歲醫生教我的育兒寶典」封面寫著:今天不讓寶寶哭,明天寶寶就讓你哭,書中的內容,大致就是不要讓寶寶控制父母,很快寶寶就「學會」哭是沒有用的,也知道晚上只能自己「一覺到天亮」,半夜沒人會來理你云云。

但是我們比較喜歡使用「親密育兒百科」:當寶寶哭時,是他正在用上天所給與他的唯一語言,在向你傳達訊息,告訴你他需要些什麼,當父母的,要用心傾聽孩子的語言,然後依照自己的能力及寶寶的個性,予以回應,而不是任憑寶寶自己哭到停、自己安慰自己。而你在傾聽之後對寶寶予以回應,並不是在寵壞或溺愛孩子,反之,你是在告訴寶寶一個很重要的訊息─他是被愛著的,他說出的語言有人傾聽,他的苦痛有人予以減輕,他的喜悅有人與之分享。一個在愛裡成長的孩子,自然而然地會以這樣的方式對待別人─對別人的話語予以傾聽與回應,而不是成為自私自利、冷漠的人。

「每個寶寶一定都會哭!」建議慌張媽媽、新手媽媽能夠了解這一點,更不要去訓練1歲前的嬰兒不哭泣,因為此時寶寶哭泣是和大人們互動、表達情緒最好的方法,接受寶寶一定會哭,了解哭泣是他溝通的開始,正向地去看待寶寶哭泣這件事,不需要自責,也不要把特別愛哭的孩子貼上標籤,了解寶寶哭泣的原因,反而能打造您和寶寶之間專屬的親密溝通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賀寶芙的丸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